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面试 - 时政热点 - 正文

时政热点:消除“太平官”重在改进用人机制

来源:2exam.com 2015-1-4 23:10:23

  要组织部门建立健全“能者上,庸者下”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相应的容错机制,要打破“论资排辈、平衡照顾”的用人潜规则,保障实干者受尊重、慵懒者受鞭策、逾线者受惩罚

  整风以来,政府机关“门难进,脸难看,事难办”的作风大为改观,吃拿卡要等行为明显收敛。然而,怕担风险、怕负责任造成的推诿扯皮、得过且过的情况也多了起来,“太平官”现象有所抬头。少数干部拿着薪水混日子,只做和尚不撞钟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

  这种“太平官”,前人曾借泥偶来给他们“画像”:一声不响,二目无光,三餐不食,四肢无力,五官不正,六亲不靠,七窍不通,八面威风,久坐不动,十分无用。如今,也有一种通俗的说法:要发文件,等待实践;要去实践,等待文件;啥都不干,难找缺陷;不做事情,不担风险;组织考核,没有缺点。

  表面上来看,“太平官”现象抬头,是因为八项规定等制度对官员有了更多约束,一些过惯了舒坦日子的官员能捞的油水少了,能用的权力小了,没有了干事创业的“动力”。但从根本上来看,是一些干部的党性修养出了问题,宗旨意识淡化,价值观念扭曲,将为人民服务当成了负担,实质上都是“不给好处不办事,给了好处乱办事”贪念的延续。

  这种怕事不敢为、懒政不想为、平庸不能为、为私不作为的“太平官”,非但不能推动政府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,反而会造成各类方针政策无法贯彻执行,为改革增加阻力。对他们听之任之,势必将败坏干部队伍风气,损害党员干部队伍形象,而且将可能“带坏”勤勉实干的“老实人”,使他们失去工作动力,影响改革大计和长远发展。

  为官一任,应当有造福一方的自我期许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需要的是能开创改革新局面的能手,而非尸位素餐的“太平官”。不愿干事创业、不愿艰苦奋斗、不愿为人民服务的人,无法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。当前,我国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,需要以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闯劲 攻坚克 难,需要 以抓铁 有痕、踏石 留印的 干劲来啃 “硬骨头”,需要以身铺路的奉献精神来开拓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,绝不能纵容“太平官”混吃等退休。

  堵住“太平官”,首先需要强化日常考核监督机制,让尸位素餐者及时现出原形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,一批尸位素餐的干部被查出,但这种“活动”毕竟非常态,这也对党员干部日常考核监督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目前,“下级监督太弱,同级监督太软,上级监督太远”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变,考核管理机制还比较粗放,有关部门还应当探索更加有效的党员干部考核管理和监督机制,及时发现“为官不为”干部才有抓手。

  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”对待“太平官”,纪检监察部门应当敢于亮剑,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剔除党内沉疴,铲除“为官不为”的习气。

  今年以来,部分省市已经对“为官不为”展开问责。截至8月底,河南省针对“为官不为”和“冷硬横推”等问题,对1398人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。湖北、福建、江西等地也对“为官不为”的干部进行了查处。这也说明,党中央整顿官场风气、治理“为官不为”绝对不是空喊口号。把对“为官不为”查处的“高压”一直通上“电”,才能倒逼官员抛弃侥幸心理,彻底改正“慵、懒、散”的不良习气。

  最为关键的是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。杜绝“为官不为”的风气、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,需要组织部门建立健全“能者上,庸者下”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相应的容错机制,要打破“论资排辈、平衡照顾”的用人潜规则,保障实干者受尊重、慵懒者受鞭策、逾线者受惩罚。让“庸官懒政”没市场,确保“有为”者“上位”,让“不为”者“让位”,才能将全体党员干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,奋发向上,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。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